往期回顧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斗。一個人假裝自己有老茶,然后周旋在各個圈子之間,給圈子里的所有人造成一個深藏不露的大佬形象。等到圈子開始分化重整,他又會從中拉攏一些人,一方面是利益分成,另一方面則是虛榮心作祟,于是乎新的“大師”就出現(xiàn)了。
與憑空捏造的“大師們”不同,這類“大師”具有極高的欺騙性,因為其混跡于各圈子之間的經歷使大家視其為老茶圈子中的一員,再加上一群茶客為其背書,即便是圈內人也很難識破這些人的騙局。此類人非常善于玩概念,尤其是倉儲類的概念,什么要符合陰陽五行,又是什么四季調和,再搞點轉化周期什么的,最后再扯上一堆根本不著邊際的中醫(yī)理論,總之這類人手里的“老茶”就倆字——“玄乎”。就算有人指出其手中的茶雖然跟其他家味道不一,也會被他用這些根本不靠譜的理由給搪塞過去。真要是說得多了,他那個圈子里的人立馬會挑出來口誅筆伐,什么不懂茶,不懂倉儲之類的話就都出來了,更有甚者干脆問候質疑者全家的戶口本。
大概兩三年前,就有一位這樣的“大師”被揭穿了,有人花大價錢從他那里買的老茶,經他人提醒,用紫外線燈一照,發(fā)現(xiàn)老茶外包裝紙發(fā)光,這里要說下。早期普洱茶的綿紙都是手工老紙,紙面發(fā)黑。后來隨著工藝的進步,現(xiàn)代紙都會加入一定的熒光劑增白。一餅上了年份的“老茶”包裝竟然用到了后來采用的紙張,你說這“老茶”真不真呢?至于說包裝綿紙采用激光印刷之類的那就更數(shù)不勝數(shù)了。
按理說,這樣的事情出來相關大師應該身敗名裂才對,但對方倒打一耙反而令曝光人陷入糾紛,這里就按下不表了??傊I老茶一定要找對人,千萬別買那種濫竽充數(shù)的茶就對了。
作者丨天火
攝影丨茶友網信息部